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我不是神医,我只是一个普通人秦凡华佗全文+番茄

第22章

发表时间: 2025-06-03

“可有解法?”曹嵩的声音沉了几分。

“有。”秦凡斩钉截铁,“需标本兼治。”

“其一,外引余毒,”他目光扫过曹嵩的足部,“艾灸涌泉续行,引火下行,导湿外泄。”

“其二,内化痰湿,疏利气机。”他顿了顿,脑中飞速检索着最符合东汉时代、药源相对易得且安全的方剂。“需一味主药。”

“何药?”曹嵩追问。

“陈皮。”秦凡吐出两个字,“越陈越好,理气燥湿化痰。”

陈皮?曹嵩和老莫皆是一愣。此物虽属药材,但更是寻常之物,南方果脯常用,富贵人家也常备作茶饮或香料。如此普通之物,竟是主药?

“辅以茯苓健脾渗湿,杏仁宣降肺气,甘草调和诸药。”秦凡续道。这几乎是后世“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的雏形,只是考虑到半夏的毒性及此时获取不易,他隐去半夏,强调陈皮为主,辅以茯苓杏仁甘草,取其理气化痰、健脾渗湿、宣降肺气之效,虽力道稍缓,却更稳妥,也更符合他此刻“稳中求进”的处境。至于曹嵩肝气不舒的弦脉,陈皮本身也有疏肝理气之效。

“另,”秦凡看向老莫,“烦请备些新鲜鱼腥草,洗净捣汁。”

“鱼腥草?”老莫眉头紧锁,这名字听起来就腥秽不堪。

“此物腥臭,性寒,清热解毒,尤善消痈排脓,化体内瘀滞浊毒,”秦凡解释道,“取其汁液少许,兑入药汤同服,可增清化之力。” 他想起巷子里老胡头孙子那化脓的伤口,鱼腥草(蕺菜)的消炎之效,用在曹嵩体内无形的“湿毒瘀滞”上,正是对症。这也是他这两日观察底层用药的收获之一。

曹嵩沉吟不语。陈皮、茯苓、杏仁、甘草,都是寻常之物。鱼腥草更是贱如野草。这方子……未免太过简单廉价!与他大司农的身份,与那日“幽冥赐法”的玄奥,似乎极不相称。他狐疑的目光再次投向秦凡头上的麻布。

秦凡迎着他的目光,眼神依旧沉静如古井:“大道至简。药不在贵贱,贵在对症。”

“大司农贵体初愈,如久旱之田,骤雨反伤根苗。此方温和,如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徐徐化之,方是上策。若用虎狼峻剂,恐拔苗助长,反伤元气。”

这番“和风细雨”与“虎狼峻剂”的比喻,让曹嵩心中微动。他想起前几日灌下的那些苦得钻心、却不见大效的“名贵”汤药,又想起那日艾灸足心后难得的安眠……似乎,这少年说的,确有几分道理。那份超越年龄的沉稳和笃定,也再次压下了他心中的疑虑。

“……便依你。”曹嵩终于松口,挥了挥手,“老莫,照办。陈皮……去库房寻那十年以上的广陈皮来!”

“诺。”老莫躬身应下,深深看了秦凡一眼,转身出去安排。

“你……”曹嵩的目光再次落在秦凡苍白的脸上和头上的麻布,“……便留在此处。待药煎好,看着用了再走。” 这既是留他观察药效,也是一种变相的“扣留”与掌控。

“谢大司农。”秦凡微微躬身,退到角落阴影里,垂首而立,如同融入背景。

偏厅内陷入沉寂。曹嵩���目养神,眉宇间仍有一丝挥之不去的郁结。秦凡则默默调息,感受着身体深处传来的疲惫与后脑伤口的隐痛,脑中却在飞速运转:陈皮、茯苓、杏仁、甘草、鱼腥草汁……药方是下了,但效果需要时间。曹嵩肝郁的弦脉,指向的恐怕不仅是身体,更是洛阳这权力场中的倾轧……

约莫半个时辰后,老莫亲自端着一个精致的青瓷药碗进来,浓郁的药味中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属于陈皮的醇厚辛香和鱼腥草汁液特有的、被高温冲淡了的淡淡土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