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八零吊打刁妇,老太重生你怕啥全局

第23章

发表时间: 2025-06-21

银行经理看到这么多钱入户,赶紧亲自出来接待。好说歹说,俩人愣是对那高额的利息不动心,咬死了只存活期。

又是茶水,又是新奇糕点地招呼了一圈。甭管许诺送什么米面油赠品,阎春华的嘴比死鸭子还硬,李和友从头到尾也就一句话,“听我媳妇的。”

眼见着是没希望了,经理只得哀叹可惜,到手的肥鸭子就是吃不进嘴。但也没法子,只能赶紧依着阎春华的要求,给存了活期。晚一步,都怕这姑奶奶不高兴,活期都不存了。

存完钱出来,在街边随便买了几个包子,阎春华跟李和友谁都不乐意太奢侈,两个都是守财奴。

这笔钱得好好利用,以后养老可都指望着这笔钱呢。

昨晚商量好要买房就得抓紧落实,拿着身份证、户口本和存折,两人紧赶慢赶,一人花了四毛钱搭上去城里的大巴车。

有上一世的记忆,阎春华很清楚最先拆迁的地段和拆迁最贵的地段。

寻着记忆来到城市中心地段,这里是二环内圈。多的是老旧居民楼,再往里走就是独门独院的四合院。

阎春华很是眼馋那些四合院样式的二进小院落,前面有小跨院,后面是围房,中间还有个小片空地,能种花草种树木都成。这个时候对违建还没管得那么严格,各家各户院落里都种着不少东西,看上去这日子过得可热闹。

可她清楚,这些小院落至少都得二十年后才能大面积拆迁,眼下手里的这笔钱得用在刀刃上。

先去买好拆迁的老旧居民楼,十年左右就差不多能到手一大笔钱。

靠着这笔钱,他们俩养老完全不必再指靠孩子。

一路领着李和友,阎春华弯都不打,直奔二环内的居民楼片区。

十年后城市要改换面貌,这里就是最先动工拆迁的地段。且因为地理位置很好,很多人不乐意腾位子,开发商为了赶紧拿地,都卯足劲地给拆迁款。

国内第一批靠拆迁致富的,就是住在这种地段的人家。

李和友在这里有相熟的老战友,是家里条件本来就不错的,退伍回来就留在城里工作。

于是,夫妻俩顺路去老战友那打听附近有没有人家卖房子。

“还真是巧了,后面方家要卖房子供儿子出国深造,老赵家也准备卖房去京城发展,还有那个王大姐,她男人在沿海城市做生意定下来了,也预备卖房过去呢。”

老战友的妻子王大嫂也是爱打听事,听说丈夫的老战友有意想在这买房,忙不迭给介绍。

阎春华是个会来事的,听着这口气就知道,王大嫂肯定是这附近的包打听,就跟村里的赵大嘴巴一样。

赶紧给李和友塞了一叠票子,凑到跟前,叽歪了几句,让他去附近的百货商场再买点东西回来。

王大嫂则风风火火地带着阎春华挨家挨户上门去看房。

这个王大嫂也是个说干就干的性子。

“方家妹子,在家不?”离了两层楼,王大嫂就开始扯着嗓门招呼。

一个梳着油亮发髻的女人应声开门,跟王大嫂寒暄。

几句话功夫,就把阎春华家要买房,方家要卖房子的事儿给盘清楚了。

方家夫妻俩都是高知识分子,在这个年代率先做到优生优育。

两口子就生了这么一个儿子,如今儿子有出国深造的机会,都很着急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