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的余温尚存,铁锭的坚硬毋庸置疑。
张承脸上的骇然未褪,激动的情绪依旧在他胸膛中翻滚。
他反复摩挲着那块高炉精铁,感受着它沉甸甸的分量。
“陛下,此物产量若能提升,我大炎军备何愁不强。”
张承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那是激动过后的余韵。
林澈的视线却落在那堆消耗过半的木炭上。
喜悦被现实迅速冲淡。
“
张爱卿,你看看这些木炭。
林澈的声音平静,却像一盆冷水,浇在张承心头。
张承闻言,这才将视线从那块乌黑发亮的铁锭上挪开,投向角落。
先前一心只在精铁上,竟未曾留意。
此刻细看,那原本堆得小山似的木炭,已然消耗了大半。
他微微一怔。
“陛下,这木炭……”
张承一时没反应过来,只道是寻常消耗。
“炼此神铁,多费些炭,也是值得。回头臣让内务府再多运些来便是。”
他语气轻松,似乎这并非什么难题。
宫中用毒,何曾缺过这些。
老王头一直在旁边候着,听闻此言,黝黑的脸上泛起苦色。
他向前一步,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焦急。
“陛下,张大人,这、这可不是多费一些那么简单啊!”
老工匠比划着,唾沫星子都快喷出来了。
“这高炉,简直就是个无底洞,太能‘吃’炭了!”
“就方才冶炼这一炉,足足耗了以往小炉子十好几倍的量!”
“老汉我烧了一辈子火,就没见过这么金贵的炉子,烧的不是炭,是金子!”
老王头跺了跺脚,一脸肉痛。
“宫里库房那点存货,怕是经不起它老人家几顿‘大餐’。”
“真要这么日夜不停地烧下去,不出十天半月,别说宫里这点家底,就是把京郊那几片御用林子全给伐秃了,也顶不住啊!”
“到时候,莫说炼铁,怕是冬天取暖的柴火都成问题了!”
老工匠的话,一句比一句实在,一句比一句惊心。
张承脸上的笑容彻底僵住。
他不是蠢人,老王头话里的分量,他掂量得出来。
先前那股因精铁而起的冲天豪情,像是被戳破的气囊,迅速瘪了下去。
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再次望向那座巍然矗立的高炉,此刻只觉得它像一头贪婪的巨兽,张着大口,等待着无尽的祭品。
国之重器,亦是吞噬资源的巨兽。
燃料,竟成了这般要命的掣肘!
“这……”
张承喉咙发干,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他先前满脑子都是精铁带来的强军盛景,铁甲精锐,横扫六合。
却独独忽略了这最根本的支撑。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燃料,再精妙的高炉,再神奇的冶炼术,都不过是镜花水月。
林澈将张承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
他心中轻叹,却也理解。
这时代的局限,便是如此。
“森林的过度砍伐,其后果不堪设想。”
林澈的声音低沉下来。
“水土流失,河道淤塞,田地荒芜,继而是流民四起,饥荒灾祸。”
“那样的景象,比之外敌叩关,更为恐怖。”
他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武备强盛,而毁掉大炎王朝赖以生存的根基。
那样的代价,他付不起,大炎也付不起。
殿内气氛一时有些凝重。
“必须找到替代的燃料。”
林澈一字一句,声音不高,却透着不容置喙的坚定。
如同一道光,劈开了眼前的迷雾。
张承精神一振,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
“陛下圣明!只是……这替代之物,可有方向?”
他急切地望向林澈,眼中重新燃起一丝希冀。
林澈沉默了片刻,像是在努力搜寻着什么。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脑海中,属于另一个世界的知识碎片,如同星辰般闪烁。
黑色的石头,蕴藏着远古太阳的能量,一旦燃烧,便能释放出惊人的热力。
其储量之丰,远非林木所能比拟。
煤。
那个支撑起整个工业文明的黑色黄金。
这个世界,按理说,也应该有它的存在。
或许深埋于九地之下,不为世人所知;或许早已被人发现,却因种种缺陷而未能得到重视。
“朕……曾在一些颇为冷僻的古籍中,见过零星记载。”
林澈缓缓开口,语气带着几分不确定,仿佛在努力回忆那些模糊的片段。
“提到过一种名为‘石炭’,或称‘燃石’的东西。”
“书中描述,此物色黑,坚硬如石,却能燃烧,据说热量颇高,似乎不亚于上等木炭。”
他小心翼翼地措辞,将这些“异世知识”巧妙地融入这个时代的认知框架。
张承眉头紧锁,努力在记忆中搜寻。
“石炭?”
他沉吟着,似乎对这个名字有些模糊的印象。
“陛下这么一说,臣好像在某些志怪杂记,或是地方县志的角落里见过此名。”
“但大多语焉不详,只说是山野之民偶然掘得,烟气极大,火苗不旺,点燃也颇费工夫,寻常人家皆视其为劣物,不堪大用。”
“更有甚者,斥之为‘臭石’,言其燃烧时气味刺鼻难闻。”
张承将自己所知尽数道出,脸上带着几分疑虑。
林澈微微颔首,并不意外。
“烟气大,不易点燃,气味不佳,这些确是早期煤炭使用时会遇到的难题。”
他心中暗道。
但这些问题,并非无法可解。
只要方法得当,这些所谓的“劣物”,便能爆发出难以想象的能量。
“张爱卿,派人去查。”
“重点查访那些矿山周边,或是地表裸露的荒山瘠地。”
“任何关于黑色可燃石头的线索,都不要放过。”
林澈的命令清晰而具体。
他脑中模糊的地质学知识,与大炎简陋的舆图相互对照。
虽然地图精度堪忧,但大致的山川走向,区域划分,还是能提供一些模糊的指引。
他隐约记得,某些特定的地质构造,更容易形成煤层。
京畿附近,似乎就有几处符合他推测的区域。
“臣遵旨。”
张承领命。
虽然他对这“石炭”没什么信心,但陛下的意志,他会坚决执行。
林澈又看向老王头。
“王师傅,你经验丰富,可选派几名得力的老工匠,随同张爱卿的人一同前往。”
“若真找到了类似的石头,你们也好当场验证其燃烧特性。”
老王头应道:“陛下放心,小老儿明白。”
数日后。
一支由工部官员带领,夹杂着几名老工匠的秘密勘探队伍,悄然离开了京城。
他们的目标,是京郊几片名不见经传的荒僻山岭。
林澈站在宫墙上,目送他们远去的方向。
心中既有期待,也有一丝不安。
煤炭,是他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没有它,高炉炼铁的规模化,就无从谈起。
时间一天天过去。
京城依旧繁华,朝堂之上,关于新政的推行,依旧有着不大不小的阻力。
摄政王一党,明面上偃旗息鼓,暗地里的小动作却从未停歇。
林澈每日处理着繁杂的政务,心中却始终惦念着那支勘探队。
这日午后,林澈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
一名小太监匆匆入内。
“陛下,宫外张承大人派人紧急求见。”
林澈放下朱笔。
“宣。”
片刻,一名风尘仆仆的勘探队员被带了进来。
他神色疲惫,衣衫上沾满泥土,怀中却紧紧抱着一个布包。
“小人叩见陛下。”
“平身,可是有了消息?”
林澈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那队员打开布包,露出几块黑黝黝的石头。
“陛下,我等在京郊西面的一处荒山脚下,发现了此物。”
“当地山民称之为‘臭石’,说它能烧,但烟大呛人,点起来也费劲,平日里无人问津。”
队员的声音有些忐it。
“随行的王师傅试过,此石一旦点燃,火势极旺,热量惊人,远胜木炭。”
林澈拿起一块黑石。
质地坚硬,断面有光泽。
是煤。
而且,从队员的描述看,品质似乎还不算太差。
“储量如何?开采难度大吗?”
林澈追问。
队员脸上露出一丝喜色。
“回陛下,那荒山附近,这种黑石遍地都是,有些地方甚至直接裸露在地表。”
“王师傅说,若是开采,怕是比挖土还容易。”
地表煤!
林澈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喜悦。
这简直是意外之喜。
易于开采,意味着成本低廉,可以迅速形成规模。
“好!好!好!”
林澈连说三个好字。
他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
能源的瓶颈,似乎看到了突破的曙光。
“张爱卿他们现在何处?”
“张大人和王师傅他们还在那处荒山,命小人先一步回来报信,并让小人呈上此物。”
队员将一份简陋的勘探图呈上。
林澈展开图纸。
上面用炭笔勾勒出山川河流,标记着发现“黑石”的区域。
位置清晰。
他仔细看着图纸,脸上的笑容却慢慢收敛。
图纸上,那片标注着“黑石富集”的区域,旁边用小字注明了其归属。
王氏封邑。
王家。
京郊大族,传承数百年的世家。
其家族势力盘根错节,族中子弟在朝中亦有不少担任要职。
虽不及摄政王那般权倾朝野,却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而且,王家以治家严谨,视封地产业为禁脔著称。
任何试图染指其家族利益的行为,都会遭到他们毫不留情的反击。
林澈刚刚燃起的希望,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
煤炭找到了。
而且是储量丰富,易于开采的优质煤矿。
但它,却在王家的地盘上。
这比煤炭埋在深山老林里,还要棘手。
从王家手中夺取这片土地的开采权,无异于虎口拔牙。
强行征用?
必然会激起王家的激烈反抗。
届时,他们很可能与摄政王一党勾结,给自己制造更大的麻烦。
用钱购买?
王家未必看得上这点金钱。
对他们而言,祖宗的产业,家族的脸面,远比金钱重要。
林澈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
高炉的火焰,需要煤炭来延续。
大炎的未来,需要这黑色的石头来驱动。
王家,这块拦路石,必须搬开。
但,如何搬?
这需要一场精心的算计,一场复杂的博弈。
林澈的目光再次投向那份勘探图。
他的手指,在王氏封邑那几个字上,轻轻划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