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英墨成音的其他类型小说《和亲对象居然是全局》,由网络作家“佚名”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我名东成音,是元玦元贵人独女,东国十八公主。在东国的皇宫中,像我这样的公主还有很多。父皇仅有八位皇子,而公主足足有二十二位,我母亲位份虽然不是最低的,但是在皇子公主中,我的地位却很尴尬,父皇连我母亲都不太记得,更不会对我有什么印象。想到这里,我合上根本没怎么看的书,铺开一张新纸,蘸了墨开始写起公主们的名字。“福安,良秀,灵双”连赐名都能看出来,哪些公主是受父皇宠爱的,而不受父皇喜爱的公主们,唯一的作用就是在某个被想起来的时刻,送出去联姻或是和亲,准备着成为勾心斗角的牺牲品。我生得不巧,眼下正是战乱时期,和北国的仗打了快十年,在持续的消耗下,东国颓势愈显,正是我们这些公主派上用场的地方。距离我上个姐姐被送走,已经过去两年了,很快就要到...
《和亲对象居然是全局》精彩片段
我名东成音,是元玦元贵人独女,东国十八公主。
在东国的皇宫中,像我这样的公主还有很多。
父皇仅有八位皇子,而公主足足有二十二位,我母亲位份虽然不是最低的,但是在皇子公主中,我的地位却很尴尬,父皇连我母亲都不太记得,更不会对我有什么印象。
想到这里,我合上根本没怎么看的书,铺开一张新纸,蘸了墨开始写起公主们的名字。
“福安,良秀,灵双”
连赐名都能看出来,哪些公主是受父皇宠爱的,
而不受父皇喜爱的公主们,唯一的作用就是在某个被想起来的时刻,送出去联姻或是和亲,准备着成为勾心斗角的牺牲品。
我生得不巧,眼下正是战乱时期,和北国的仗打了快十年,在持续的消耗下,东国颓势愈显,正是我们这些公主派上用场的地方。
距离我上个姐姐被送走,已经过去两年了,很快就要到下一个了。
我搁下笔,在心中轻轻冷笑。
绝不能被当成一件物品一样送出去,我要想尽办法,一辈子留在母亲身边。
讨好父皇已经来不及,我在宫中与谁都不亲,经常往来的也只有几个年纪相近的姐姐妹妹,皇子们都是高攀不起的,尤其是晋贵妃嚣张跋扈的七皇子,我更是避之不及。
眼下只有一个人能够保我。
“成音姐姐,你这是去往何处?”
八抬的贵辇,一队的随侍,架子端得比他母妃还要高的,正是七皇子英墨。
他叫我一声姐姐,我却不敢唤他弟弟,随即行礼回道:“七皇子安好,我正要去徐太傅处补习功课。”
英墨一张小脸白净得没有半点瑕疵,继承了晋贵妃十足的美貌,众星捧月,极为任性。
他看着我礼数周全,半靠着软垫挑了挑眉:“据我所知,姐姐的功课极烂,徐太傅还有心思花在你身上?”
我微微一笑:“既然差,那就更有补习的必要了,七皇子若没有什么事,我就先走了。”
英墨没有同意,而是往我身上打量了一圈,试探地抛出一句:“听闻五哥离宫匆忙,像是有什么急事。”
又来了。我继续笑:“皇子们要办的事可比我多,我又怎会知情。”
英墨往嘴里扔了一
颗葡萄,囫囵吞枣地连皮咽了下去,似乎没听到我话里的不敬。他话锋一转,盯着我说:“成音姐姐,你好久没去过顺景宫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开始想着如何拒绝。
正在这时,我听见身后传来一人的声音。
“成音。”
我回头,见到寒岫正走过来,于是行礼:“五皇子。”
寒岫抬手,虚虚搀了我一把,但没真正碰到我的手臂。他抬起头面对英墨,清风朗月般的气质,似要与英墨一决高下:“英墨,你在这里做什么?”
“五哥,”英墨面上有些不悦,“这又是我该问五哥的,五哥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我默不作声,也没和寒岫交换眼神统一口径。
“成音小测考了末尾,太傅让我把她带过去补习。”
英墨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我尴尬地扯着嘴角,在心里狠狠地骂寒岫。就不能编个好点的,明明功课最差的是荷缘!
终于成功送走了英墨,我和寒岫留在原地。前者得到了几天的笑话,估计往后一段时间都不会来烦我了,但后者
我深吸一口气,没有向救我一次的寒岫发难,而是示意他离开,然后跟在他身后边走边问:“你怎么知道用太傅来遮掩?”
寒岫恍神,摇头:“我并不知道,只是下意识。”
我若有所思。
快到寒岫的寝殿了,我趁着四下无人抓住他的手腕:“寒岫,你刚刚为什么故意说我考了末尾?”
寒岫更是无辜,就着把我拖进书房,等看到书房里那须发花白的老头时,我心里咯噔一声,立马撒开了寒岫的手。
“我没骗你,成音,你真考了最后一位。”
徐太傅也跟着发出了哼气的声音,我赶紧赔着笑脸在他面前坐下,等着一如既往的批评,然后开始装起了鹌鹑。
徐太傅把书册卷成一团,在我头上扬了几下,最终没有落下来,他看了看我和寒岫,叹息着说:“算了,不提了,让五皇子跟你说吧。”
我看着徐太傅出门,遣散了附近的耳朵,心里慢慢升起来许多疑虑,寒岫在我身边坐下,观察我的神情后说:“徐太傅并不知情。”
我疑虑更深:“那他怎么”
“他效忠母后,但自愿不想清楚实情,虽然猜
到了,却也不愿意道破,”寒岫的眼神渐渐冷下去,“这样可以,我们还要留他。”
寒岫的日子如履薄冰,并不像我轻松自在,这我是知道的,也有些心疼他现在的样子。
但他紧接着拿出一朵染成红色的芍药,放在我和他之间。
寒岫平静地看着我,他眉眼凌厉,和我没有半点相似之处,我们像是两个天生的极端。
“既然你拿出它了,就证明,你需要我的帮助了。”
“是吗,姐姐?”
虽说我出生是早他半刻,但他叫的这声姐姐,比英墨这般人还要来得理所应当。
我与寒岫一母所生,他是我的亲弟弟。
五皇子的真实出身,知情者在十人以内。
我和他,都算其中一个,我们从小就知道彼此的真实身份。
母亲出身不高,但入宫后一时盛宠,封了贵人,怀上了龙凤胎。晋贵妃善妒,膝下无子,后宫皇子也是寥寥,母亲自知必定保不住孩子,甚至还会拖累无辜的我,于是就求到皇后面前,念在往日的故交情谊,帮她保下两个孩子。
傅皇后家世显赫,但也斗不过如日中天的晋家,她和母亲未出阁前曾是朋友,只是点头之交,算不得情谊深厚。母亲本不抱什么希望,但一向仁慈的傅皇后答应了。
皇后买通太医,宣称母亲怀的是公主,自己假孕与母亲一同生产,于是母亲多了我,她多了一位聪颖的五皇子。
风险很大,但也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寒岫在皇后身边的日子也没有我轻松,但权力比我和母亲都要大上许多,他答应我,定会护我周全。
掐下白芍,把它染红丢到梅园的第五棵梅花下。这是我与他从小约定的暗号。
十七年中,我从未用过这个暗号,这是第一次,可能也是最后一次。
他是我现在唯一的希望。
我点头,看着那朵芍药说:“寒岫,我需要你为我说情,让我不要与任何人和亲。”
寒岫没有立刻回答,他用手指抚上染得不均的花瓣,蹭了一点淡淡的红痕。他并未抬头,沉声说道:“太傅也说,你并不愚笨。”
和我不同,寒岫才貌上佳,是太傅的得意门生,十四岁时就获得许可旁听政事,没过几年就正式参议
国事,御驾亲征时他随行,救灾视察他第一个领命,文武百官都对他很是称赞。
这样的待遇,恐怕是连太子都少有。
寒岫忽然抬起脸,眼神带着锐利撞入我的视线:“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现在才开口?我可以,我有能力保护你们”
“寒岫,”我打断了他,“别给我任何承诺,在母亲面前也是。”
寒岫的情绪一点点平复下去,过了好一阵,他才整理好重新开口:“戎族已经派使者来求娶公主,父皇同意了。”
“什么?”我听得心头一紧,戎族可是北方蛮族,与北国交界的边境部落,整个部族危险又混乱,东国温暖富饶之地长出来的娇花,在那里只怕过不了多久就会凋零。
“已经确定下来了,是荷缘。”
一旁太傅写了小考成绩的名册上,并没有十六公主荷缘的名字。
嫁去蛮夷之地,就没必要再学圣贤之书了。
荷缘最终还是没有被送去和亲。
这个人选换成了我。
和我所猜测的差不多,容嫔绝不会允许自己女儿嫁得低贱,在贵妃那里三番五次闹下来,成功让父皇转了心意,而父皇对着一张公主们的名册,选择了一位最没有印象的,也是情有可原。
成音成音,他连给我取的名字,都只记得母亲的一把好嗓音,却看不见母亲失宠后过得有多艰难。
寒岫答应了我的请求,在朝会上谏言,驳回了将十八公主嫁去戎族的提议。
“儿臣认为,不必和亲。”
这几个字如投石入水,荡起一阵又一阵的波纹。在朝臣窃语之下,没有穿臣子朝服的寒岫身姿挺拔,明明还是个少年,气势却足够让人生出怯意。
屏退其他人,御书房内只留下了这对父子。
父皇手上的玉扳指被他摩挲了多年,一如他此人,内敛又深沉。他看着这个最像自己的儿子,只觉得现在的寒岫令他陌生。
“说吧,为什么这么做,你与成音的关系很好?”
对于他来说,能记得名字的女儿不多,这个女儿也是前不久才记起来的,学业不行,天生愚钝,就是规矩学得还不错。
这样一来他就想起了自己封的那位贵人,温婉灵秀,才貌双绝,可惜生育时坏了嗓子,自然
也就被他遗忘在深宫中了。
寒岫端详着父皇的神情,恭敬地行上一礼:“父皇,戎族已是不足为惧,无需再送公主入虎口。”
父皇逐渐回神,仔细打量了寒岫之后,终于同意了他接下来的请求。
这些,我都是后来才知道的。
我在别人口中听到寒岫远赴戎族前去谈判一事,急忙回了宫,却看见母亲在绣着一条别致的绢帕。
“母亲,寒岫他”
我与母亲的玉茹阁只有几名随从,都是晋贵妃的人,但平时都在躲懒,很少有随时盯着我们说话的,我也就没避讳了。
“寒岫被派去戎族了。”
母亲放下绣样,伸手将我跑乱的头发撩到耳后,含着笑意说:“我知道,不必感到愧疚,他不单单是为了你,而是去立功了。”
我慢慢缓了下来,开始问母亲:“是要与戎族议和?可是他们贪婪,想坐收两国之利,要一个公主已经是最简单的条件了。”
更何况我国在与北国的战事上节节败退,戎族盯住了这个豁口,若是与北国联手,能够硬生生地将东国撕扯下一大块皮肉。
母亲站了起来,掸了掸身上的断线丝绒,身形愈显清瘦。
“成音,战事残酷,领袖固然重要,但最关键的还是局势和时机,”母亲轻笑一声,“那孩子学得很好,也很会抓住时机。”
我平时的功课虽有一半是装的,但兵法我确实学得不好,也就听得似懂非懂,母亲却没继续为我讲下去,头也不回地吩咐了我几句。
“成音,你记住,这之后的日子,哪里都不能去。”
确如母亲所说,我深在东国后宫,也意识到了平静之下的暗流涌动。
最受宠的五皇子前往蛮族,晋贵妃自然不可能让他活着回来。寒岫的死讯传回来时,我愣了半日,在看到母亲一如既往的平静时才缓了过来。
寒岫不可能会死。我将手按在心口,他与我同生,血脉至亲,如果真的出了什么事,我一定会有所感应的。
一定。
但后面的事情发生得太快了,寒岫死后,皇后深受打击,不久,太子在东宫暴毙,皇后就此一病不起,就连父皇也是一夜苍老。
晋贵妃终于如愿以偿,领兵逼宫,要求父皇立英墨为太
子。
在这节骨眼上,寒岫犹如神兵天降,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他孤身前去,回来时领了戎族的三万铁骑,包围皇城,成功逼得晋贵妃束手就擒。
英墨一贯活在贵妃的宠爱下,哪里见过这种场面,他小心地避开泛着寒光的刀锋,不顾晋贵妃的反对挣扎着开口:“五哥,我本就不愿做太子,你来做!我愿意事事顺你,绝不违逆,只求你放我母妃一条活路!”
“你”晋贵妃气得一口血涌上喉间,“逆子!”
她环顾四周,终是觉得自己穷途末路,但身为晋家嫡女,绝不能折于牢狱,于是最后看了一眼英墨,撞上利剑自己抹了脖子。
“母妃!”
那刺眼的鲜红染了一地,比晋贵妃华丽的红裙还要来得艳丽,也成为了英墨一辈子的梦魇。
对于眼前的闹剧,父皇始终神情寡淡,他闷着咳出了一口浓血,又将手帕攥紧,对着身边的寒岫说道。
“我该是让位了,你来吧。”
招安戎族、平定内乱,最后是带来了北国的议和书。这无论哪一条,都足够让五皇子成为东国新帝了。
我参加了登基大典,久违地出现在了人前,看着高高在上的寒岫,很是为他感到欣慰。
但随后颁布的圣旨,令我的头脑一片空白。
“朕下令,将十八公主东成音,嫁与北国安南王北裁舟,不日成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