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心更是止不住的快速跳动了起来。
七十八万两白银,三万多两黄金,这可就是一百多万两银子了。
而且还有一些珠宝、古玩字画什么的。
自己这不是发了,直接迈入人生巅峰了嘛。
姑苏甄家,甄士隐。
这不就是自己老丈人留下来的家底嘛。
老丈人虽然现在漂泊在外,这也算是给自己这个七十岁的女婿留下来了一笔横财啊。
想着这一百万两的横财,贾代儒就有些坐不住了。
想着县试过后三天放榜,在三天府试开启。
而姑苏距离金陵四百多里的路程。
如果顺利的话,自己这一去一回基本上放榜的时候自己也就回来了。
如此,贾代儒就开始期盼起了考试赶紧结束了。
终于在贾代儒漫长的煎熬,屁股就跟生了蛆一样的等待中,考试终于结束,官差们收完卷子打开了考试房门,考生们这才带着浓浓的疲惫离开了考场。
离开考场,贾代儒随便找了个跑腿的,然后让这跑腿的回金陵自家告诉香菱,自己有急事出去个两三日就回来。
做完了这一切,贾代儒这才心猿意马的策马飞驰去了姑苏。
等着贾代儒到了姑苏后就已经是深夜了,好在这负责守门的城防兵贪财,贾代儒花了二两银子便得以入了城。
进了姑苏城,贾代儒敲响了一家早已经歇业的客栈。
并在客栈掌柜一开始不情愿,后来见了一锭五两银子后就高兴的为贾代儒安排了一间上房,另让店小二给贾代儒的马安排最好的草料。
期间贾代儒也询问了甄家与葫芦庙的事。
因为姑苏甄家曾经也是姑苏赫赫有名的名门望族。
所以哪怕甄家已经被大火烧没十几年了,但只要是姑苏本地的,稍微打听一番也就打听出来了。
这甄家老宅的原址已经被别人买下来重建了。
葫芦庙和系统情报所说一样,被重建了。
得了位置,贾代儒回到房间后直接就从窗户口溜出去了。
别看贾代儒的上等间在二楼,但架不住贾代儒有一身的好本领。
顺利离开了下榻的客栈,贾代儒就一路直奔去了葫芦庙。
好在这时候的姑苏实行着宵禁。
不像以前一样大晚上的就热闹非凡。
等着贾代儒来到了葫芦庙,翻阅了葫芦庙围墙后,就顺势摸到了大殿。
在这夜深人静之际,葫芦庙本就不多的僧侣们早早的就进入了梦乡。
再加上葫芦庙也不大所以贾代儒找到了正殿大佛像还是非常容易的。
找到了大佛像后,贾代儒就来到大佛像背后摁动了机关。
伴随着一阵沉闷摩擦声响起,巨大沉重的佛像连带着石台向前移动了大概半米的位置。
而地上也是出现了一条漆黑的通道。
贾代儒将火折子打开,没有任何犹豫的便借着微弱的火光跳进了这漆黑无比的密室。
在密室中,入眼的便是一排排摆放整齐的大木箱子。
贾代儒强忍着激动,上前随意打开了一个大木箱子,待里面排列整齐的一大箱子银锭子入了贾代儒的眼睛后,贾代儒就没有任何犹豫的开始往系统空间里装了。
因为密室很大,现银与黄金又太多,再加上时间也不早了,天不亮僧侣就要起床做饭念经。
所以贾代儒的时间非常紧迫。
来不及看其他的大木箱子,欣赏他的个人所得便一股脑的将密室里所有能拿走的全都塞进了系统空间。
做完了这一切,贾代儒将石佛归位,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丹阳县
丹阳县县令还在借着烛光认真的批阅考卷。
因为县衙还有许多事要忙,所以他得抓紧时间早早的把考卷与师爷一同批阅完,然后定好了名次。
只是县试考试有不少滥竽充数者。
像是那些个字体不好的,县令也只是粗略扫一眼内容就直接将其给Pass掉了。
这倒不是县令个人看不起写字不好的。
实在是这个时代本身就是这样。
在这个时代,人们都以字如其人来评判一个人。
像是字写的不好,潦草的人们都会认为其人跳脱,虚浮,文采必然不会有多好。
反之字体工整,甚至写的非常好的,人们都会觉得这个人踏实、稳重,其文采不凡。
这不,丹阳县县令看到字体潦草的,也不是直接将其考卷扔了,而是出于负责的态度还是看了一眼内容的。
但是无一例外,那些个字体潦草的其内容也别提多差了。
倒是面对字体工整,书法好的,卷面整洁的丹阳县县令都会满意点头,认真观摩评判。
直到他看到了贾代儒的卷子后,丹阳县县令疲惫的眸光这才亮了起来。
贾代儒的字体并不是最好的,但贵在工整。
而这考卷答题,却是非常符合丹阳县县令的意。
甚至可以说他看了这么多卷子,贾代儒的考卷在他眼里是最好的。
“这个贾代儒是哪里人?是咱们丹阳县的还是金陵府的?
他多大年纪了?家世如何?”
满意中,安阳县县令开口询问了起来。
听得丹阳县县令的话,一旁小吏急忙翻阅考生登记的身份名册。
“回大人,贾代儒是金陵府人士,今年七十有一了,此外贾代儒是金陵贾家的旁系子弟,因为是贾家宁荣八大亲房之一,所以一直跟着荣国府在都(神京城)。”
小吏找到了贾代儒的名册后,便对着丹阳县县令回答了起来。
听得贾代儒是出自于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的贾家后,丹阳县县令眸中闪过了一抹失望之色。
对于金陵四大家族这样的地方护官符,丹阳县县令是一直对金陵四大家族不爽的。
不过好在贾代儒是贾家旁系,他也不至于太过不看好贾代儒了。
但是贾代儒七十有一了,还在坚持科举,光是这毅力便让他对贾代儒再次欣赏了起来。
“此外,贾代儒十六岁参加科举,一直到六十岁也不过是过了初试。
六十岁以后就没有再考了,如今七十有一才再次参加的科举。”
小吏停顿了一下继续对丹阳县县令汇报道。
“十年磨一剑啊!”
丹阳县县令听后对贾代儒更加满意了。
心里想着后面这些考卷如果没有比贾代儒更好的,那贾代儒就是他丹阳县此次科举的县案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