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等会儿去他家谈谈。”李辰溪说。
李志明想了想,又说道:“辰溪,方便的话,再买点水泥、石灰回来。石灰石也行,高温煅烧后就是生石灰,再加水就变成熟石灰,可以用来抹墙。”
“行,我来准备。”李辰溪一口应承下来。他知道,顾师傅那里肯定能备齐这些材料。
“妥了,就这么办!我马上带人去找石头,村里那些闲置泥砖咱能用,你去跟老支书通个气,把用的数量讲清楚,往后如数归还。瓦片的事儿先放一放,等上梁之后,我去瓦窑给你精挑细选一批好的。”李志明条理清晰地安排着各项事宜 。
“那就辛苦志明哥了。”李辰溪满含感激地说道。
李志明轻轻摆了摆手,他心里清楚,还得谢谢李辰溪呢。毕竟干这活儿可比在田里挣工分轻松多了,吃的也肯定比村食堂强上不少。
送走李志明后,李辰溪也随即出了门,径直朝大春家走去。虽说他不认路,不过没关系,来福他们在,能给他带路。毕竟盖房子这事儿是他提出来的,他可不能让爷爷、奶奶太过操劳。
大春家坐落在李家庄较为偏僻的一角,紧邻山脚,屋檐下静静地躺着一根笔直的木头,正享受着自然风干的时光。来福三兄妹见状停下了脚步,原来这家养了狗。
李辰溪也听到了狗吠声,心中不免有些诧异。这年头,连人都难以果腹,养狗岂不是平添负担?只见那条狗虽瘦,但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凶狠。
这时,屋内走出一个头发凌乱、不修边幅的人,眼角还挂着眼屎,正是李大春。按辈分,他得称呼李辰溪为十六叔。
“十六叔啊,有啥事?”李大春问道。
他挥了挥手,将守在门口的黑狗赶走。屋内随即传来一个责备的声音,是在骂李大春。
“都不知道请你十六叔进来坐啊?一点规矩都没有。”
李大春只好尴尬地对李辰溪说:“十六叔,进来坐吧。”
李辰溪带着来福三兄妹进了屋,眼前的景象让他有些吃惊。半屋子里堆满了木料,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这家人是砍伐工呢。
屋内除了李大春,他的父亲李志成,也是一副邋遢模样,满脸胡子拉碴,毫不在意形象。反观李大春的弟弟,收拾得干净整洁,与这略显杂乱的屋子形成鲜明反差,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这一家三口,李大春的母亲早在几年前就已离世。
“辰溪啊,坐吧,有啥事吗?”李志成问道。
李辰溪掏出烟,分发给众人。李大春却将他分给弟弟的烟夺了过来:“你又不抽,给我。”
“嗯?”李志成发出了一声疑问。
李大春只好将那根烟递给了父亲,脸上露出些许郁闷。李志成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嗯!”他应了一声,然后跟李辰溪说,“木头是有,也可以给你。不过,我家不要钱。”
“那要什么呢?”李辰溪好奇地问。
“粮食,有吗?”李志成用期盼的目光看向李辰溪。
他讨要粮食,可不单单是为了让自家有饭吃。妻子虽已不在人世,可他始终念着那份情,隔三岔五就去照料老丈人家,帮衬他们的生活 。
老丈人没有儿子,当初他答应过妻子,要给两位老人养老送终。
另外,他心心念念着给儿子大春寻一门亲事,眼下姑娘已经挑好了,可姑娘家提出,得用粮食当作聘礼。
可眼下正值青黄不接之际,让李辰溪去哪儿找那么多粮食呢?